9月30日,海南省人大就《海南自由贸易港现代物流业促进规定(草案)》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10月22日。
草案第二十四条提到,鼓励大型工商企业与物流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优化物流流程、共建设施设备、对接信息系统,开展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创新。支持商贸流通领域物流设施标准化智能化改造,提高流通组织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与此同时,草案第二十五条则提出:
-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物流行业的信贷投放力度,鼓励国有资本、社会资本设立现代物流业发展基金。
-
鼓励金融机构依托核心企业为物流企业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利用物流技术、物流品牌开展融资服务。支持物流企业依法通过发行公司债券、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企业债券和上市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
-
鼓励境内外物流企业在开展跨境物流服务时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结算。
全文
海南自由贸易港现代物流业促进规定(草案)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应当统筹资金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降低物流成本。
省人民政府发展改革部门负责统筹协调现代物流业发展工作,制定现代物流业发展相关政策,推动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行业创新发展,提高物流组织化程度和效率,加强协同衔接和要素保障,有效降低运输、仓储、管理成本。
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确定的物流业统筹协调部门负责推进本行政区域内现代物流业发展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资源和规划、农业农村、工业和信息化、商务、财政、统计、教育、公安、交通运输、应急管理、市场监管等部门和供销、税务、邮政管理等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现代物流业发展相关工作。
物流行业协会应当加强行业自律,推动现代物流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协助企业参与国家、国际等级企业资质认证,帮助物流企业拓展国内市场、开辟国际市场。
物流行业协会应当发挥在物流规划、政策建议、统计与信息、技术合作、人才培训、咨询服务和对外交流合作等方面的作用。
省人民政府统计部门协助提供社会物流统计核算所需的统计数据。
接受社会物流统计调查的工业企业、批发零售企业、物流企业等应当建立物流统计台账,填报物流统计及核算报表,及时报送物流统计数据。
支持建设支撑“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和联通欧亚主要港口的海洋运输航线网络。
鼓励发展航运金融、航运代理、航运教育、航运咨询、海事仲裁等航运服务业,拓展航运服务产业链。
省人民政府和有关市县人民政府应当统筹推进发展物流枢纽经济。鼓励中小微物流企业集聚发展,培育产业融合发展新生态,探索物流枢纽与产业集群协同发展新模式。
省人民政府交通运输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优化琼州海峡过海服务模式,推进跨海新通道新业态,提升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服务水平,建立特殊天气和繁忙时段应急过海服务机制,确保货物、物品顺利过海,保障贸易顺畅。
支持航空公司在海南自由贸易港枢纽化运营。地区民用航空管理机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以及有关单位应当引导航空公司充分用好航权开放政策优势,拓宽国际和地区航空客货运航线,构建枢纽化航线网络。
省人民政府口岸管理部门应当根据货物进出岛监管要求,合理规划和调整一、二线口岸功能布局,推进信用监管,实施智慧监管、分类监管和协同监管。
推动临空临港区域、物流园区的跨境物流服务体系建设,支持物流企业设立境外分销和物流服务网络。
鼓励移动冷库和公共冷库共享共用,支持发展生鲜农特产品冷链寄递物流服务。支持建设运营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系统平台,加强冷链物流服务全流程管理。
供电部门应当做好冷库、港口岸电、机场岸电等供电保障工作。
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合理确定快递末端服务车辆通行区域,支持邮政企业、快递企业使用快递专用新能源电动三轮车等开展末端揽投业务。
海关、邮政管理等单位应当建立协作机制,完善进出岛快件管理制度,实现快件通关高效便捷。
支持邮政快递、供销、客运、物流等主体共建共享配送体系,融合发展。
省人民政府发展改革、交通运输、工业和信息化、科技等部门和邮政管理等单位应当按照各自职责支持物流企业绿色发展。
鼓励物流企业使用易回收、易拆解、易降解的材料,减少过度包装、二次包装,鼓励使用新能源或者清洁能源运输工具,加快推进绿色化转型。
探索逆向物流发展模式,建立健全逆向物流服务体系,培育专业化逆向物流服务企业,促进产品回收和资源循环利用。
鼓励使用无人车、无人船、无人仓以及无人装卸等技术装备,加强仓配运智能一体化、数字孪生等技术应用,创新规模化应用场景。
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物流企业研究开发数智化物流技术、设施设备和运营管理体系,促进物流科研成果产业化。
支持有序开展“通用航空有人机和无人机+”等低空物流服务,构建低空物流网络。支持开展低空跨海运输业务,提升跨海物流效率。
鼓励金融机构依托核心企业为物流企业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利用物流技术、物流品牌开展融资服务。支持物流企业依法通过发行公司债券、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企业债券和上市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
鼓励境内外物流企业在开展跨境物流服务时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结算。
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依法保障国家物流枢纽、国家物流枢纽经济区、临空经济区、临港经济区、省级物流园区等重大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仓储设施项目用地、用海、用岛、用岸线的合理需求,依法支持物流通道、综合枢纽、工矿企业铁路专用线以及公路、港口、铁路、航空运输、低空经济飞行器起降站场、服务区等基础设施用地用海需求。
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的前提下,合理增加混合产业用地供给,允许物流仓储用地和一类工业用地合理转换。支持依法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物流及配套设施。
鼓励各类院校设置物流相关专业或者开设物流相关课程,开展物流职业技能教育,与物流企业、供应链企业、物流园进行产学研合作,培养物流业发展急需专门人才。
省人民政府政务服务部门应当推进网上审批和服务,优化政务服务流程,强化部门协同和集成办理。
探索建立公益性和市场化相结合的物流数据开放互联机制,建立健全物流数据分类、共享等标准规范,编制物流数据共享开放目录清单。依托省数据共享服务门户、省政府数据统一开放门户等,发挥省级智慧物流大数据平台作用,推进海关、港口、公路、铁路、航空等与物流相关的公共数据资源、社会数据资源汇聚共享。
文章来源于广东省创新合规实验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