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后的新型经济形态,是伴随着全球数字化浪潮,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孕育兴起的,是以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
与传统经济相比,数字经济是以大数据处理为主要特点的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在生产要素、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方面都发生了全面的变革。在数字经济中,数据已经成为关键生产要素,网络基础设施构成了新的生产关系,而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生产力,数据对生产力的提升,呈现出了指数级效应,并展现出以下主要特征:
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是指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实体经济领域,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2022年,国务院发布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明确目标: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2023年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继续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2023年9月,习总书记在向“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致贺信中表示,中国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持续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2024年4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数据局综合司印发《数字经济2024年工作要点》,从九个方面对2024年数字经济重点工作作出部署,提出要深入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5月24日,在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表示,要牢牢扭住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加强重大科技攻关,体系化提升数字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扩大数字领域开放合作,推动打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数字经济发展环境。7月2日,在2024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开幕式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近年来,工信部深入贯彻落实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战略,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取得积极成效。7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提出要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数字技术是指以数字化的形式处理、存储、传输和应用数据的一系列技术。它包括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新兴技术,以及传统的信息技术如计算机软件、硬件、网络等,能够高效、精准的透涉及到人们工作、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如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智能制造、智能交通、智能医疗等。
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资源是数据要素,已经超越了传统的土地、劳动力、资本等传统生产要素,数据要素包括数据资源、数据技术、数据产品、数据服务等多个方面,它们共同构成了数字经济的基石。数字技术对实体经济的赋能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文章来源于宏胜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