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关于金融工作论述摘编》一书在全国发行。为此,本期《理论研究》特约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教授高惺惟撰文,他认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金融强国,需要深刻把握其基本内涵,积极探索新时代金融发展规律,不断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本质的认识,逐步走出一条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教授高惺惟
人民性: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普惠性:
让每个人共同拥有享受金融服务的权利
安全性:
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市场化:
发挥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
国际化:
提升在全球金融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
国际国内经验都表明,在开放的环境中通过高水平全球竞争提高金融竞争力,是建设金融强国的必然要求,是做大做强金融业的唯一出路。中国金融业整体水平在国际化过程中得到了显著提升。在此过程中,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水平和盈利水平不断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得到提升,推动了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创新。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保持着自主、渐进和可控的原则,开放的节奏把握得非常好,实现了资源配置效率和金融稳定性的“双提升”。
科技化:
以金融科技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效率力
文章来源于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