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做好“五篇大文章”指导意见·银行篇
结合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求,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这一政策指引打开了金融机构广阔的创新空间,更为激活实体经济“一池春水”增添动能。
为推动相关工作做深做实,近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旨在推动行业形成多层次、广覆盖、多样化、可持续的“五篇大文章”服务体系。
沿着监管划定的落实落细路线图,银行业金融机构如何更好凝聚全行力量,引导金融资源流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当前,多家银行正结合自身职能定位,在完善机制建设、健全产品体系上下功夫;在提升金融服务可得性的同时,更注重兼顾业务的可持续性。
向机制建设要动力要成效
做深做实金融“五篇大文章”,不能仅仅着眼小处缝缝补补,更要加强统筹协调,通过完善体制机制建设来打通金融服务的“经脉”。
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互相补位”
要想真正实现层次丰富、覆盖广泛、服务多样的效果,必须充分发挥不同类型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职能优势。在针对性满足差异化融资需求的同时,避免出现行业“内卷”和同质化竞争。
立足特色,精耕细作
有效平衡收益与风险
就《指导意见》答记者问时,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特别强调“要统筹发展与安全,坚持金融创新必须在审慎监管前提下进行,稳中求进,守牢风险底线”。
文章来源于中国银行保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