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ABOUT US

行业聚焦

贵州省工信厅:鼓励金融企业运用大数据探索产融合作新模式

川投云链 发布时间:2024-02-06

      2月2日,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贵州省工业领域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方案》提出:创新金融服务。鼓励金融企业运用大数据探索产融合作新模式,推进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产融协作服务创新。

      加强征信体系与金融机构信息数据互通共享,鼓励金融机构面向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领域构建多元化、梯度化金融产品线,降低企业融资难度,强化金融机构对数字化转型的支持。

      支持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开设“专精特新”企业金融服务绿色通道。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支持中小企业设备更新、技术改造等数字化改造。

 


 

      全文如下:

贵州省工业领域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的指示要求和工作部署,坚持把数字经济作为贵州转型发展的关键增量,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深化实施工业领域数字化转型,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造强国战略重要论述、网络强国重要思想和对贵州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实施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全面贯彻全省新型工业化会议精神,以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新型工业化为主线,坚持场景牵引、创新应用,坚持统筹推进、重点突破,坚持价值导向、集约建设,全力推进工业领域数字化转型改造,加速传统产业改造进程,加快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加快推进全省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通过不懈努力,全省工业领域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基础显著稳实、发展水平大幅提升,数字化转型场景应用和主体培育取得显著进展,企业发展动力和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显著壮大。到2027年底,全省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达到65,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全覆盖,重点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70%,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90%,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超过80%;打造一批数字化转型优秀场景、示范工厂,培育一批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建成一批实用功能完善的服务平台。

 

      二、主要任务

      围绕“六大产业基地”建设,聚焦全省重点工业产业集群和重点产业链,大力实施“三大行动”“十项重点任务”加快推动龙头骨干企业、中小企业、产业链数字化改造升级,夯实工业互联网平台、智能硬件和装备、工业软件、网络设施及安全等基础支撑,加大优秀服务商培育和典型案例推广应用力度,推动产业数字化各项任务加快落地落实。

      (一) 树标杆,加强主体培育行动

      1.持续打造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发挥牵引作用。对标国内智能制造领先水平,打造一批数字化改造优秀场景,支持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开展集成应用创新。分行业分领域制定全省数字化改造示范标准,引导企业持续加强新技术、新模式探索,利用数字技术提升产品合格率、资源综合利用率、全员劳动生产率等关键指标;培育一批技术实力强、业务模式优、管理理念新、质量效益高的数字领航企业。每年打造一批省级数字化示范产线、示范车间、示范工厂,加快形成“一行业一标杆”。到2027年底,累计建成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项目10个、省级数字化示范工厂项目100个、省级数字化示范车间200个,努力建设5G全连接工厂。

      2.持续支持一批中小企业,发挥支撑作用。建立科技型企业培育库,完善对企业研发活动的支持措施,大力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和传统企业向高新技术企业转型,培育一批专注细分领域、数字化水平较高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加强数字技术、产品、装备供应链配套支撑。省、市、县负责两化融合的部门结合实际需求,通过多种方式对中小工业企业开展数字化改造诊断服务,帮助企业完善数字化转型升级一体化解决方案。建立“晨星”项目库,收录数字化改造效果好的项目,重点引导和培育,支持做强做大做优,为争取国家试点示范收储夯基。每年遴选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贯标企业40户以上,每个行业遴选试点企业不少于5户。到2027年底,全省打造“专精特新”数字化转型示范项目300个。

      3.持续推进一批产业链升级,发挥协同作用。充分发挥资源精深加工、新能源电池及材料、酱酒等产业优势,培育一批生态主导型产业链“龙头”企业。支持“龙头”企业基于产业链协作平台开展协同采购、协同制造、协同销售和协同配送等应用,牵头建设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构建行业标识解析体系,带动上下游企业数字化协作和精准对接,提高产业链协作效率,培育数字化产业生态。到2027年底,建成重点产业链协作平台5个。

 

      (二) 建平台,完善支撑服务行动

      1.持续推进“数字工信”建设,发挥“大脑”作用。推动贵州“工业云”平台功能完善和服务优化,加快向跨行业、跨领域综合型平台发展,加强与地方工业平台协同发展,促进平台和能力互通,构建“产业大脑”。面向重点产业集群、特色产业集聚区,鼓励和支持主管部门建设区域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综合管理和资源协同。到2027年,建成区域级工业互联网平台6个,推动120万台(套)设备联网、6万户企业上云。

      2.持续建设一批产业互联网平台,发挥核心作用。支持化工、航空航天、新能源电池材料、能源等产业先期打造产业互联网平台,实现经验推广和服务延伸;后续建设医药、酱酒、食品、建材、冶金、电子信息等产业互联网平台,汇聚一批面向产品研发、设备运维、生产监测、供需对接等应用场景的工业APP,提供轻量化服务。到2027年,打造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10个以上,汇聚工业APP 1万个以上。

      3.持续推进智慧园区综合管理平台建设,发挥承载作用。分批有序推进智慧园区建设工作,引导和支持各类开发区结合需要,创新应用模式,将数字技术与现代化管理深度融合,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基于数字技术开展安全生产、风险防范、环境管理、能源管理、应急管理、物流管理、产业链招商等重点环节的智能预警与分析评价,推动开发区数据互联互通,提升发展与管理水平。尤其加强化工园区数字化基础能力升级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强化数字化协同制造、安环监测与预警等应用,构建数实结合的集群发展新生态。到2027年,建设智慧园区示范项目10个。

      4.持续完善公共服务资源配套,发挥“保姆”作用。聚焦数字化转型需求,建设一批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促进中心,构建公共服务支撑体系,凸显数据要素赋能、技术创新转化、产业生态建设等功能,促进工业企业与服务商、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加快小型化、轻量化、快速化、精准化数字化改造方案的实施和推广。分类优化遴选标准,鼓励引进优秀服务商。发挥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国行、市州行活动载体优势,为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服务支撑。到2027年底,累计培育省级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促进中心3个,优秀服务商30家。

 

      (三) 强保障,夯实转型基础行动

      1.持续推动数字化基础夯实,发挥“触角”作用。广泛引导工业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基础补课,结合实际需要,根据自身条件开展基础自动化、管理信息化升级改造,重点强化数据采集、数据汇聚和数据治理能力。鼓励企业加强研发设计、经营管理、制造执行等业务环节的管理系统部署,在矿石采选、冶炼加工、化工生产、精密制造、精细检测等生产过程中,科学合理布设高清摄像、高精度传感、高性能定位模组等采集设备,推广应用高端自动化系统,规范数据接口,加强全链条数据的集成汇聚和存储管理。结合贵州工业实际,通过内育外引加快建立关键工业软件体系、完善硬件配套产业体系,重点面向工业控制、虚拟仿真等领域,发展数字管理、网络安全等软件产品,发展智能终端、高性能服务器、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智能传感器等核心设备,弥补配套不足的短板。

      2.持续支持网络化基础配套,发挥“脉络”作用。大力推动工业企业内网改造,在车间、工厂、矿山等重点区域实施5G、工业光网、Wi-Fi 6、工业以太网等新型工业网络的广泛覆盖,在研发、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不同环节消除“数据孤岛”,提高企业内部业务数据集成与协同水平。推动企业、开发区开展千兆光纤、IPv6等基础通信设施改造升级,进一步推动智能装备、算力设施、模型算法的建设部署,加快发展服务器、数据库、电子元器件等算力基础软硬件产业,为数字化转型应用提供必要的基础支撑。加快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贵州)枢纽节点,引进金融机构、央企和互联网头部企业等数据中心,不断完善相关配套设施,推动智能计算、边缘计算等新型算力供给,鼓励相关企业打造细分领域产品和服务,建设云服务“首位产业”。

      3.持续加强网络与数据安全管理,发挥保障作用。完善工业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信息通报、应急处置等制度,保障数据安全和运行安全。推动工业企业落实工业互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分类分级管理要求,结合贵州实际研究编制各工业行业数据分类分级标准,建立完善分类分级管理制度,完善工业领域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管理体系。不定期开展数据安全成熟度评估等工作,科学识别和判定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风险等级,采用适合自身实际条件的安全防护措施,持续开展网络安全演练,采取实战对抗等方式提升风险防御和处置能力。加快5G应用安全创新示范中心(贵州)、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靶场建设,持续优化省级工业互联网安全态势感知平台。

 

      三、保障措施

      (一) 加强组织实施。加强部门间协同和省市县三级联动,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各地区加强地方政策与本行动方案内容的衔接。建立动态调度机制,定期通报各地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加快推进数字化改造系列工作。分产业成立专家咨询机构,开展数字化转型的诊断、咨询、评估等服务,推动各类主体加快创新生产、经营和管理模式,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新业态、新模式、新路径。

      (二) 强化政策支持。省级充分利用各类专项资金,按要求支持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积极组织企业争取国家产业基础再造和高质量发展专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专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等政策支持,统筹支持省内重点工业产业数字化转型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应用开发。各地方相关部门立足当地主导产业发展实际,为重点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配套政策支持,形成政策叠加效应。

      (三) 强化人才支撑。开展行业数字化领域重点人才需求摸底,搭建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制造人才智库平台,支持引进数字化转型领域高端化、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和创新团队。发挥好工信部颁发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实训试点”作用,加快建设“贵州数字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引导工业企业、高校院所、服务商等联合探索产教融合、产融结合等创新模式,不断提升企业数字化转型人才供给能力和质量。组织举办各类专题培训班,营造引才聚才用才的良好氛围。

 

      (四) 创新金融服务。鼓励金融企业运用大数据探索产融合作新模式,推进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产融协作服务创新。加强征信体系与金融机构信息数据互通共享,鼓励金融机构面向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领域构建多元化、梯度化金融产品线,降低企业融资难度,强化金融机构对数字化转型的支持。支持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开设“专精特新”企业金融服务绿色通道。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支持中小企业设备更新、技术改造等数字化改造。

      (五) 营造良好环境。每年举办年度数字化转型推进大会,发布重大技术成果和典型案例,加强技术交流,凝聚发展共识。结合实际需要,依托智库专家资源,不定期开展工业互联网赋能新型工业化市州行、区县行、园区行等活动,宣贯和解读相关政策,组织学习培训、评估诊断和对标引导,扩大示范带动效应,推动经营管理理念和转型发展理念变革。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官方门户网站、行业协会等渠道作用,每年分系列面向全社会普及推广转型成效、典型案例和解决方案,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积极性。积极争取国家部委智改数转活动在我省举办,打造高水平交流合作平台,持续强化我省在数字领域的影响力。

 

文章来源于金融时报

    无相关信息

川投集团网站群

四川省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川投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川投水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嘉阳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川投峨眉铁合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省川投信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川投田湾河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泸州川南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川投燃气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川投售电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川投峨眉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四川川投兴川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佳友物业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川投国际网球中心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省房地产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华西牙科有限责任公司 天府大数据国际战略与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