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宜春市人民政府发布《宜春市制造业产业链协同行动方案(2023—2026年)》,其中提出:实施银企携手计划。依托产业链金融服务团,统筹银行、证券、融资担保、融资租赁、基金公司、创投公司等金融机构资源,开发产业链金融服务产品,开展政银企对接活动,实现融资需求与金融供给精准匹配。鼓励核心企业整合上下资源建立基于供应链的融资服务平台,实现大中小企业仓储、物流、运输、销售等环节信息互联互通,为金融机构开展线上贷前、贷中、贷后“三查”服务提供支撑。搭建产链融资体系,支持核心企业向配套中小企业应收账款提供确权服务,为中小配套企业通过标准化票据融资提供便利。鼓励金融机构深化同核心企业合作,共建“供应商+核心企业+经销商”融资体系,快速响应链上企业融资、结算、财务管理需求。
宜春市制造业产业链协同行动方案
(2023—2026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决策部署,推进全市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建设,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一部门关于开展“携手行动”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2022—2025年)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22〕54号)要求,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全市八大制造业重点产业链,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资金链、服务链协同发展,形成产业链内、企业间良好的集群集聚效应,打造并推广一批可借鉴、可复制的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模式。
二、工作目标
力争到2026年,每个重点产业链培育2-5户链主企业,本地协同配套能力显著提升,初步形成重点产业链微循环,培育形成新能源(锂电)、节能环保(循环经济)、建材家具、生物医药(大健康)、电子信息、绿色食品(富硒)六大千亿产业链,全市首位和主导产业集聚度达到90%以上。
三、主要任务
1. 实施供应链伙伴计划。梳理供需清单,支持大企业发起建立产业链企业联盟,根据关键原材料、关键零部件、关键软件需求形成“大企业产品需求清单”;全面摸排中小企业主导产品、产能规模、拟配套对象等信息,形成“中小企业产品供给清单”;不定期开展线上线下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对接活动,推动首台(套)产品应用推广,促进企业供需对接及时化常态化。鼓励领军企业、链主企业等大型企业针对性召开行业协调会、跨行业对接会,搭建大中小企业信息沟通平台,实现供需双方线下对接。聚焦重点产业垂直需求链和横向协作链,制定更新完善《宜春市重点产业招商指导手册》,以“建链、补链、强链”为重点,充分发挥产业链招商小分队协同作战机制作用,系统梳理与宜春产业发展高度匹配的目标客户库、项目数据等信息,实施“靶向招商”,力争在重大项目上取得重大突破。
2. 实施创新共为计划。建设公用平台,鼓励大企业创建国家级和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支持大企业聚焦本行业、本领域发展需要,围绕共性和关键技术需求,加强上下游资源整合组建产学研联盟,以“揭榜挂帅”“赛马”等方式开展技术攻关,吸纳中小企业参与并开放使用科研设施设备,提高创新资源使用效率。支持中小企业积极融入大企业创新体系,立足专长开展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软件、基础工艺、基础设计等创新活动,助力大企业加快创新成果突破,提升产业链群整体竞争力。按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配置资金链”要求,深入组织开展“创客中国”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活动,发掘和培育一批优秀项目和优秀团队,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3. 实施银企携手计划。依托产业链金融服务团,统筹银行、证券、融资担保、融资租赁、基金公司、创投公司等金融机构资源,开发产业链金融服务产品,开展政银企对接活动,实现融资需求与金融供给精准匹配。鼓励核心企业整合上下资源建立基于供应链的融资服务平台,实现大中小企业仓储、物流、运输、销售等环节信息互联互通,为金融机构开展线上贷前、贷中、贷后“三查”服务提供支撑。搭建产链融资体系,支持核心企业向配套中小企业应收账款提供确权服务,为中小配套企业通过标准化票据融资提供便利。鼓励金融机构深化同核心企业合作,共建“供应商+核心企业+经销商”融资体系,快速响应链上企业融资、结算、财务管理需求。
4. 实施产业协会聚力计划。加快市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换届并有效运作,设立“一产一分会”,选出一批产业龙头担任产业协会会长,组织开展政企交流会、领军人才培训班等活动,促进产业内部交流合作和企业之间取长补短,探索跨产业链之间的创新与合作。引导和支持行业协会、有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组织召开行业内供应链企业协调对接活动、跨行业配套产品对接活动,实现供需双方线下对接。
四、保障措施
1. 建立政企协同推进机制。把打造产业链链长制升级版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各链长每年至少牵头召开一次本产业链推进会议,研究制定产业规划、产业政策和解决产业问题。探索建立“明确一位市政府牵头领导、安排一个牵头单位、制定一项行动计划、形成一份重点企业(机构)名录、落实一个重点项目清单、成立一个行业协会、每月开展一次专题调研、每年举办一次行业大会”工作机制。坚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多方参与”,积极承办国家级、省级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交流会议,持续办好宜春锂电高峰论坛、知名企业走进宜春、樟树药交会、高安建陶博览会等重大产业推进活动,推动开展产销对接、产融对接、人才对接、产学研对接,进一步畅通链内循环。各县市区政府、开发区管委要立足自身实际,聚焦区域特色优势产业,明确突破方向,聚集要素资源,推动差异化发展。建立督查考核评价体系,将产业协同工作纳入全市工业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强化产业集聚度的导向作用。
2. 推动工业互联网常态对接机制。加快5G、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大企业自建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中小企业实现网络化融通,支持中小企业利用第三方平台“上云”补齐信息化短板,加快全产业链数字化、网络化转型。依托宜春市智慧工业平台,及时发布问题需求、技术需求、融资需求、产业链需求“四张清单”,探索开发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产品供需对接功能模块。推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建立完善市场化运营机制,聚焦八大重点产业链,提升二级节点服务能力,打造国内一流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平台。
3. 强化要素保障机制。依托政企圆桌会议等平台,推动要素资源配置与产业链发展联动,引导资源要素向重点产业链和产业链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集聚,提升用地、用电、用水、用气、能耗、信贷等资源要素使用效率,有效保障产业链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要素需求。以产业链升级和企业发展共性,需求为导向,整合技术研发、成果转化、标准推广、计量检测、测试认证、知识产权服务等资源,补齐公共服务平台短板。
4. 推广典型示范宣传机制。从行业、区县、企业三个维度切入,加大对先进融通模式、典型经验做法的挖掘力度,广泛开展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适时组织产业协同发展模式交流活动,深化企业融通发展理念。
文章来源于广东省供应链金融创新合规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