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据+平台+县域工业园区”助推县域经济数字化转型
作者:江西财经大学九银票据研究院 秦书卷
一、县域发展迎来新机遇
发展县域经济,既是扭住扩大内需战略基点、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重要抓手,又是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一方面,目前我国县域城镇化尚有巨大潜力,居民整体收入水平不高,消费的规模和层次相对较低,进一步提高居民收入、扩大居民消费的主要空间集中在县域。另一方面,县域具有与城市产业分工协作、经济功能互补等方面的作用,县域经济发展将吸引科技、资本、产业等加快向县域流动,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关键点在县域。
(一)为什么县域经济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1.政策重点支持。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新的政策来支持县域发展。尤其是在2022年5月,中国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提出了加快发展大城市周边县城,积极培育专业功能县城,合理发展农产品主产区县城,有序发展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城,引导人口流失县城转型发展的五大定位,为县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县域将迎来新的发展和变革。
2.我国县域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发展空间巨大。尽管近年来我国县级人口数量维持在户籍人口总数60%以上,GDP增长稳定,财政实力不断增强,但是,县域人口总数、县域GDP占全国比重、财政贡献率仍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分区域来看,县域发展差距显著,东部地区县域户籍人口数量多,经济体量较大,财政实力雄厚,但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GDP占比较小,县域财力略显不足。

图1.1 我国县域户籍人口数量
3.融合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在全面推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城乡发展进一步融合,县域是全面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阵地,县域发展将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同时,县域的发展将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迎来新的发展阶段。
1.县域经济发展的定位从国际大循环向双循环转变。我国经济由国际大循环转向双向循环发展,国内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不断释放,国内大循环活力日益强劲,县域经济迎来内生增长动力的重要机遇期。从生产端来看,县域传统产业将通过科技创新、模式创新和管理方式创新不断升级。从消费端来看,随着县域消费场所和消费场景的改造升级,县域人均收入稳步增加,县域消费也将成为扩大内需、双循环的基础动力。
县域工业园是政府或企业为了促进某一产业发展而创立,是一种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调整升级的空间聚集形式。产业园作为优势产业的汇聚之地和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对县域经济发展能够起到集聚辐射效应,已经成为县域经济增长的推动力量和主要载体。
1.县域工业园区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县域工业园是县域税收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产业园区的税收收入甚至占据了地方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其次,县域工业园是县域居民收入的重要部分,是县域工业发展快速积累人力资本的有效载体,能够大规模将当地剩余劳动力由农业向工业进行转移,从而提高当地人口的收入水平。在当前经济增速放缓,就业压力较大的情形下,产业园区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地的就业压力。

图2.1 我国各地区产业园数
3.县域工业园产业链的构成。在县域工业园中,以生产类企业为中心,分为传统制造业企业和科技制造业企业,上游产业链为原材料生产、零部件生产、OEM/ODM代工。下游企业为一级商、分销商等。园区的业务模块有物流及仓储配套、生产及办公场地、基本配套和政策优惠平台。

图2.2 县域工业园价值链
4.县域工业园的功能。县域工业园的功能主要体现在资源集聚、技术渗透、企业孵化、示范带动、外围辐射等方面。资源集聚功能体现在园区可汇聚人力、物理、财力、信息、政策等多方资源,发挥协同作用和规模效应。技术渗透功能体现在新技术向传统产业、相关产业及社会其他领域渗透。企业孵化功能体现在园区能够对初创企业、科技型中小企、创新研发技术成果进行培育和孵化,使其逐步成熟和具备市场竞争力。外围辐射功能体现在园区组织架构、产品、技术的创新和突破将会对产业园区外企业和组织产生积极影响,能够促进地方商业、科技、教育、交通等发展,创造就业机会。
作为县域工业园区主体的中小企业目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困境:一是订单量不足,大量厂房和设备闲置;二是人力成本、原材料价格上升,企业生产成本较高;三是大量企业日常经营资金短缺,企业应收账款难以周转。为解决县域工业园区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一方面需要政府强化政策的执行力度,确保对中小企业鼓励措施落实到位,另一方面要确保供应链体系平稳有效运行,畅通链内资金流,降低上中下游企业的融资成本。基于此,推动金融产品的创新,推动企业信用信息数字化和平台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而票据作为串联平台、县域工业园的重要金融工具,在降低供应链融资成本,提升产业数字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票据具有支付、融资和信用等功能属性,具有“价格低廉”、“受众面广”、“信用支持”以及法律保障的特点,在支持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企业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支付功能是票据的基本功能属性,采购商能够将已经签发的或者未到期的商票汇票支付给卖方企业,卖方企业收到票据可以贴现,也能够将其进行转让用于购买企业所需的原料产品,实现供应链内闭环交易结算。融资功能是票据的基本属性,票据的承兑、贴现、转让等业务都体现了它的融资属性。票据承兑尤其是银票承兑业务,可以借助商业银行的信用,实现延付货款;持票企业可以借助票据贴现业务,提前获取银行资金支持。票据的融资属性与支付属性相辅相成,是商品交易的助推器,保障中小企业在头寸不足的情况下,完成日常采购等交易活动。信用是票据的关键功能属性,一般情况下中小企业在银行较难获得大额授信,商业信用可以帮助中小企业完成订单,尤其是在供应链体系中,可以借用核心企业信用,起到融通链条上下游中小企业的作用,有利促进了中小企业发展,改善中小企业融资困境。
根据企业信用等级高低以及抵押物充足与否,可以直接通过银行对企业主体授信融资或者依据上下游供应链背景进行授信融资。
如果县域工业园区企业资质较弱或者抵押物不足值,但有真实稳定的上下游交易背景,回款确保可控,则可为企业提供基于上下游供应链背景授信融资方案。对于企业升级设备、生产线等资金需求,可以引入融资租赁公司,商业银行基于融资租赁公司授信为其提供票据+融资租赁+贴现的非主营业务采购融资服务。

图3.1 基于强势下游的应收账款融资模式
如图3.2所示,在上游强势的情况下,企业往往预付账款占款较多,此时可以基于上游预付账款或预付票据提供融资服务。

图3.2 基于强势上游的应收账款融资模式
— END —
文章来源于江西财经大学九银票据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