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ABOUT US

行业聚焦

国有大行2022年度业绩出炉

川投云链 发布时间:2023-04-03

      2022年初,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其中提到要推动我国金融科技从“立柱架梁”全面迈入“积厚成势”新阶段。今年3月末,各大银行陆续发布2022年经营情况,作为我国金融科技发展排头兵的六大国有银行,面对数字化转型这道必答题,积极深化数字化、智慧化转型,促进业技融合,注重提质增效,深度赋能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业务全面发展,展现大行担当。
 

中国工商银行

转型创新谋发展

科技赋能结硕果

      工商银行官微在发布的“工商银行2022年经营发展十大亮点”中提出“全面加快数字化转型”。工商银行深化数字工行(D-ICBC)建设,持续升级智慧银行生态系统(ECOS),科技综合实力持续引领同业,连续九年在信息科技监管评级中获评银行业第一。大力提升线上金融服务能力,推出手机银行8.0和e生活5.0版本,搭建开放式财富社区,个人手机银行客户5.16亿户,移动端月活超1.74亿户,均保持同业第一。数字人民币试点走在市场前列。全面提升数据管理能力,是全国金融业首家获评DCMM(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最高等级的企业。2022年,工商银行新增和累计专利授权数均居国内银行业第一。

      工商银行副行长张文武在工行2022年度业绩发布会表示,2022年以来工商银行在金融科技领域不断取得新成果、新突破,呈现出科技实力更硬,信息系统更稳,科技赋能更强的特点。对于人工智能的研发应用,工商银行一直高度重视,深入推进在业务营销、客户服务、风险控制等各领域的应用。近期工商银行与头部科技机构合作,在国内同业中率先推出人工智能金融行业通用模型,初步探索出超大规模通用模型应用于金融行业的实践,有助于提升数字金融服务的精度和效率。

      2023年工商银行将聚焦增动能,着力以数字化转型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着力完善数字服务生态,做强“手机银行、开放银行、工银e生活”三大平台,加强数字便民、利民、惠民服务创新,加快银企跨界合作,携手各界共同完善场景生态。深化科技研发应用,瞄准前沿技术和薄弱环节,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金融服务平台体系。强化安全稳健运营,持续加强技术安全、系统安全、运用安全管理,确保数字化转型安全稳定高效。

 

中国农业银行

十大工程筑基座

数字赋能谱新篇

      农业银行行长付万军在农行2022年度业绩发布会表示,近两年,农业银行坚持以“数据”主线,实施十大工程,全力推进数字化转型。到2022年末,十大工程基本完成框架建设,重点领域数据应用能力明显提升,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

      农业银行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数字乡村金融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加快推进数字乡村重点领域应用,“三资”管理平台在全国近1500个县区上线,乡镇治理平台在全国1228个乡镇落地使用。持续优化推广“惠农e贷”拳头产品,贷款余额接近7500亿元,较年初增长37.3%。创新推出智慧畜牧场景贷,有效破解活体抵押难题,已在全国33家分行推广应用。数字化渠道优势进一步强化,掌银版本迭代更新加快。发布掌银8.0版,全新打造财富频道和乡村振兴频道,12月份掌银月活客户数(MAU)1.72亿,同业领先。开放金融服务能力持续提升。积极构建涵盖G端、B端、C端的金融场景生态,打造“衣食住行政教娱”等高频场景行业应用体系,努力为客户提供无处不在的金融服务。数据基础与应用能力明显增强,高质量的数据资产进一步沉淀。完成全行机构、客户、产品“三大标准”的制定和贯标工作。支撑数据应用的系统工具持续优化。零售(DCRM)、对公(CMM)领域的营销管理工具不断升级,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欺诈风险等领域的数字化风控系统加快建设。数据建模与应用不断深化,数据对经营管理的驱动作用不断增强。数字化转型科技底座不断夯实,稳妥推动分布式核心系统建设,加快构建信息安全体系。

      2023年,农业银行将进一步整固前期数字化转型成果,深化共享复用,并根据业务发展和经营管理的需要,拓展新的应用领域,不断把数字化转型推向深入。进一步强化“三农”领域的数字化赋能,积极推广“惠农网贷”纯线上作业模式。对接外部高质量涉农数据,打造“总行通用+分行特色”模型体系,为广大农户提供更加快捷高效的全流程线上化办贷服务。持续布局涉农应用场景。依托“三资”管理、乡镇治理等平台,不断拓展涉农金融服务场景,提升“三农”领域的数字化服务水平。加快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经营模式,充分发挥线上流量资源和线下网点资源的优势,从系统、制度、流程、数据等方面,稳步推动掌银、移动营销PAD、超柜、远程银行等渠道贯通协同,以数据为纽带连接线上线下两大经营阵地,探索形成协同经营新格局。持续提升数据分析应用能力,完善数据基础设施,推动新一代数据湖基础平台建设,进一步提升数据的可得性和可用性。深化数据在精准营销、精密风控、精细化管理等重点领域的应用,做好系统模型、产品工具的沉淀固化和共享复用。依托数字化为基层赋能减负,加大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OCR(光学字符识别)等金融科技手段运用,减轻一线员工工作压力;着力解决基层员工在系统使用中的痛点堵点问题。

 

中国银行

数字化转型扎实推进

自我变革塑造核心优势

      中国银行首席信息官孟茜在中国银行2022年度业绩发布会表示,2022年中国银行加大了在科技方面的投入,科技员工达到13300多人,同比增长了3.45%,占全行员工的比例达到了4.35%。科技投入251.41亿元,同比增长15.74%,营收占比达到了3.49%。中国银行坚持创新驱动,以“数据+技术+场景+体验”为核心,建设数字化能力,推动金融服务转型升级。

      中国银行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先导,完善数字化转型的顶层设计。全行以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为抓手,成立了由总行党委直接领导的金融数字化转型领导小组;优化金融数字化委员会的设置,加强战略统筹和执行统筹;成立场景生态与创新部,立足服务和赋能,统筹管理全行场景产品和创新工作;通过创新研发基地和实验室“揭榜挂帅”登记制,激发集团的创新活力。以重大战略工程为基础,增强数字化的发展动能。举全行之力,深入推进“绿洲工程”建设,业务中台体系能力初步显现,在客户营销、产品创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数字化能力不断增强。聚焦跨境、教育、体育、银发等惠民场景,积极构建开放金融生态,触达用户累计达到了2.3亿人次,智慧运营水平不断提高。全面打造“网点+政务”的服务生态,在超半数网点的智能柜台提供了900余项的政务服务。以金融科技创新应用为突破,提高数字化的服务能力。中行自主研发了鸿鹄、瀚海、星汉三大基础技术平台,全面提升了在分布式架构、移动端、大数据等领域的研发效能。持续推广应用企业级的RPA、OCR等技术平台,大幅减少重复性的手工操作,推进物联网、区块链等企业级平台的应用,在降本增效,开拓新场景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以赋能业务为主线,助力集团高质量发展。发布手机银行8.0版,手机银行月活客户数持续增长,境外机构业务线上化全面提速,科技应用能力持续增强;普惠金融20多个线上产品助力授信余额和增速大幅提升;跨境金融电商新模式带动了全行交易量的大幅增长;供应链金融、融易信产品实现核心客户的快速拓展;构建财富管理的开放平台,丰富产品和资讯的供给。同时,数字化建设也实现了赋能内部管理,中行的行信平台员工活跃度不断地提升,日均在线人数达到了21.9万,新增对客营销功能,不断优化客户体验;远程办公平台持续升级,打造内部协同生态,不断优化员工的使用体验。

      2023年中行将保持战略定力,深入推进绿洲工程、数据治理、智慧运营和场景建设等重大工程,提高数字和营销、运营管理和服务能力,为集团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数字力量,也为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贡献更多中行力量。

 

中国建设银行

夯实数字基座

赋能业务发展

      建设银行副行长王兵在建设银行2022年度业绩发布会表示,建设银行一直高度重视金融科技的发展,在2018年推出“TOP+”金融科技战略。五年来,金融科技累计投入超过1,000亿元,去年投入达到233亿元,占经营收入的3.07%。研发费用和科技人员的人力费用这几年持续增长,金融科技人员从不到7,000人增长到现在的1.58万人,占集团人数的4.2%,科技投入和科技人才的规模在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累计获取专利授权1,256项,这个成果也是位居同业前列。

      金融科技战略是建设银行“三大战略”之一。建行的愿景是致力于打造最懂科技的金融集团,也坚信“无科技、不金融”。所以,金融科技已经融入建设银行新金融行动和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数字技术作为解决金融资源配置公平问题的有效手段,重构了信用与风控体系,下沉服务重心,为新金融“服务大多数人”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引擎和基础支撑。

      建行持续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力,以技术和数据双轮驱动做好金融创新。打造基于自主可控的分布式新技术体系。目前,分布式核心系统承担了1.83亿客户、全行四分之一的业务量。同时,打造体系化、工程化、产品化的人工智能能力,自主研发人工智能平台,累计支持742个服务场景,通用票据图像识别准确率达90%以上,货币市场“AI交易员”承担了约三分之一交易量,询报价时间缩短近90%。

      今年1月31日,建行发布了“建行云”品牌。“建行云”目前已进入自主可控、全域可用、共创共享的新发展阶段,是建行金融科技战略代表性成果之一。“建行云”的新型算力规模和服务能力居于同业领先地位,建行将安全与稳定作为第一要务,建立了“多层水闸式”安全防护体系,助力行业数字化转型,集成了建行的核心业务能力,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中台能力和安全运维能力,着力推动“建行云”成为用户首选的金融业云服务品牌。

      金融科技能力的提升重点还放在了对外输出方面,不但支撑经营管理,建行还积极对外输出。建行一直将助力国家和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国有大行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借助金融科技的力量和能力,智慧政务在过去几年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建行已累计与29个省级政府建立了合作关系,为14省13市搭建了“互联网+政务服务”“互联网+监管”平台或应用场景。比如说,开发了云南的“一部手机办事通”,山西的“三晋通”,重庆的“渝快办”,湖南的“湘易办”等政务便民综合性服务平台。目前,平台注册用户达2.4亿户,开办的业务办理量达40亿笔。建行致力于打造“百姓身边的政务大厅”,共享全行1.4万个营业网点。在每个网点都配备了能够提供智慧政务服务的智慧柜员机。目前,可办理的业务超过8,000项,实现了政务服务“随时办、就近办”。网点的“跨省通办”覆盖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此外,建行依托全国44万个“裕农通”服务点和线上“裕农通”APP,将触角延伸到农村,助力乡村治理,让边远农村的农户也能便捷地享受智慧村务和现代金融服务,这都是依托科技战略能力的提升。建行“政融支付”场景不断丰富,覆盖教育、医疗、社保、养老、智慧政法、便民服务等场景,上线便民缴费项目超1.6万个,累计缴费金额已突破了2,000亿元

      建行积极响应监管机构要求,向同业机构输出金融实践,核心系统已成功输出至政策性银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和地方商业银行。运作的安全稳定性得到了客户的赞赏,口碑良好。

      建行将继续运用金融科技能力,服务国家治理,进一步推进新金融行动。围绕住房租赁、普惠金融、智慧政务等领域不断发力,推动新金融实践实现高质量发展,以建行的数字化、信息化能力助力中国式现代化。

 

交通银行

推进数字化演进

深耕场景化服务

      交通银行官微发布2022年度经营业绩信息显示,交通银行持续深化数字化新交行建设。持续加大人才和资源投入,推动以“平台、开放、智能、企业级、重塑”为核心的金融科技发展愿景落地,将数字化思维和运营贯穿经营管理全过程。过去三年科技投入年均增速接近30%;推进金融科技万人计划,金融科技人员数量较三年前增长近70%。2022年,数字化转型率先在零售转型、供应链金融、金融生态圈布局等领域实现突破,积极推进“机构在线、员工在线、产品在线、服务在线”,全面提升线上化、数字化业务经营和内部管理能力。零售信贷和B2B支付两个企业架构试点项目顺利上线,中台和企业架构建设支撑业务创新作用逐步凸显。以数字化思维深耕场景建设,在医疗、学校、园区、央企司库等细分领域成效显现。截至2022年末,手机银行月度活跃客户数(MAU)4,548.33万户,较上年末增长19.35%;买单吧月度活跃客户(MAU)2,543.73万户;开放银行累计开放接口2,586个,报告期内累计调用次数超16亿次。科技对经营范式的系统再造和整体重塑,正推动价值创造的动力变革加速演进。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推进科技自主可控

提升科技赋能成效

      邮政储蓄银行首席信息官牛新庄在邮储银行2022年度业绩发布会回答记者问表示,邮储银行坚持“无科技不金融”,科技是银行业决战未来的关键。邮储银行高度重视信息科技工作,深入贯彻科技兴行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近年来持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全力推进金融科技关键技术自主可控,全面提升客户服务体验,让金融科技成为推动邮储银行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邮储银行对金融科技发展高度重视,2022年信息科技投入106.52亿元,同比增长6.20%,占营业收入比例3.18%,去年和前年科技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均为3.15%,连续3年超过3%,这三年邮储银行在信息科技上的投入累计达到297.09亿元;持续加大科技队伍招聘力度,总行IT队伍增加至4294全行超过6300人,同比增长19.12%。

      这正得益于邮储银行对科技工作前所未有的重视。2022年,邮储银行信息科技自主可控水平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邮储银行新一代个人业务核心系统的成功上线,具有四大特点:第一,自主可控能力取得了重大突破,邮储银行新一代个人业务核心系统率先同时采用企业级业务建模和分布式微服务架构,是中国银行业第一家基于自主可控软硬件打造的核心系统。第二,基于企业级业务建模,开发出“积木式”的组件,有助于快速地推出产品,来满足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的服务,构建敏捷IT。第三,性能大幅度提升,柜面交易平均耗时减少51%结息时长减少82%系统吞吐量提升3倍多。第四,重构业务流程,办理业务更加流畅,客户体验有很大提升。

      同时,邮储银行新核心系统上线实现了不停业,这是中国银行业的一个创举。邮储银行采用在线迁移,开创了中国大型银行核心系统上线的新模式。通过核心系统的建设,锻炼了队伍,提升了能力,增强了自信,成为邮储银行赢得未来的关键竞争力。

      邮储银行推出手机银行8.0。新版手机银行上线以后,流程、性能等方方面面都有很大的改善。新版手机银行突出个性化服务,针对不同客群推出青春版、三农版、财富版、大字版等多个专属版本,方便不同类型客户使用。优化基础功能,优化注册登录等交易流程,延长交易明细查询时长,支持查询8年交易明细,让客户体验再次升级。强化财富管理版块,改版理财、基金等重点页面,优化财富体检等功能,满足客户个人财富保值增值需要。

      在人工智能方面,邮储银行构建了企业级人工智能平台“邮储大脑”,通过机器学习、语言语音、生物识别、智能图像等技术,在运管、信贷、财务等200多个业务场景广泛应用。邮储银行积极与外部合作,比如和百度在类ChatGPT技术应用上,邮储银行准备在反洗钱等方面推出一些应用,敬请关注与期待。

      在区块链方面,已应用于政务金融、供应链金融和跨境金融等领域。雄安新区非税电子票据区块链实现了从终端用户到财政单位非税业务流程全链上化,累计上链电子票据491万笔,票面金额377亿元,在雄安新区市场占有率超90%。以区块链技术渗透供应链融资场景,服务中小企业800余户,累计放款288.30亿元。跨境金融区块链通过直联外汇管理局金融服务平台,实现与监管机构信用信息共享,有效控制跨境融资风险,系统累计登记上链应收账款127亿元,投放融资近22亿元。

      未来,邮储银行将继续加大信息科技投入力度,更加注重科技引领价值的发挥,更加重视自主可控能力的建设,持续提升科技赋能成效,邮储银行相信量变会引起质变,一定能跑出更快的加速度,为邮储银行高质量发展贡献科技力量。

 

文章来源于金融电子化

    无相关信息

川投集团网站群

四川省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川投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川投水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嘉阳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川投峨眉铁合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省川投信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川投田湾河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泸州川南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川投燃气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川投售电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川投峨眉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四川川投兴川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佳友物业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川投国际网球中心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省房地产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华西牙科有限责任公司 天府大数据国际战略与技术研究院